close



      正常人每日攝取糖類蛋白質脂肪組成的食物,而其中所含的熱量供給身體的代謝、生長發育、生活勞動的需要。如果攝取的多,消耗的少,多餘的熱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的脂肪細胞內貯存起來。
      肥胖的人中,有超過95﹪是因為熱量失衡。「熱量」就是提供人體能量的來源,沒有能量,生命中的一口氣、一個呼吸都無法維持。人類能量的來源來自於「食物」。吃下高熱量的食物會導致熱量吸收過多,身體就會把多餘的熱量儲存在脂肪細胞內,造成脂肪細胞擴張,形成肥胖。


肥胖的成因


熱量吸收過多 熱量消耗過少 飲食習慣 脂肪細胞



肥胖的判定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身體質量指數簡稱BMI,是目前被認定為評斷肥胖程度的指標。

    BMI=體重 (kg) ÷ 身高平方 (m)


 


腰圍與腰臀比

腰圍

    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約35.5吋),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約31吋),即可稱為肥胖。

腰臀比

 腰臀比( Waist to Hip ratio )= 腰圍 ÷ 臀圍

















腰臀比

男性

女性

標準

0.85-0.9

0.7-0.8

異常

>0.95

>0.85




 


當腰臀比超出0.95(男性)、0.85(女性),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


體脂肪率

體脂肪是由吃下去的油脂、碳水化合物囤積而形成。















體脂肪百分比

男性肥胖

≧25%

女性肥胖

≧30%


體脂肪率就是體內脂肪的比率。男性的體脂肪率超過25%;女性體脂肪率超過30%則稱為肥胖。


熱量吸收過多

糖類

    大家都知道吃糖果,巧克力,甜品是會令人肥胖的。這裡所講的糖不單是指狹義的糖、而且也包括廣義的糖。糖可以分為單糖(如葡萄糖、果糖)雙糖(如蔗糖、麥芽糖)多糖(如麵粉、玉米、馬鈴薯等碳水化合物)。

    糖類是熱量的主要來源,用不完的就會被貯存起來成為脂肪。也就是說糖是容易使人肥胖的主要食物。食物中的糖在消化的過程中是最容易被分解成葡萄糖,再被吸收入血液中,脂肪和蛋白質比較,糖是三種中最容易吸收的。

    吸收入血液裡的葡萄運會被送到各個器官和組織中去以供它們的需要。用不完的就變成糖原貯存在肝臟和肌肉組織中,或變成脂肪。葡萄糖的過量吸收,是會引致胰臟釋放胰島素的,胰島素的過量釋放是會促進葡萄糖轉化成脂肪的。所以,對三大營養要素的攝入比例應當合理地安排,才能使身體健康、防止肥胖。

脂肪

    日常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後進入血液中,一部分氧化變後成熱量供活動所需,一部分成為組成細胞的物質,一部分轉化成其它物質。用不完的便貯存起來成為脂肪庫,脂肪庫存越多,身體越胖。

    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物質,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害怕身體發胖而拒絕吃脂肪,尤其是女性,減肥過分了,身體脂肪不足,膽固醇貯存量太少。從膽固醇轉化而來的雌激素不足夠就影響正常的排卵,因此引致閉經。沒有排卵當然就不可能懷孕了。脂肪吃多了也不好,不單只會引起身體發胖,也容易誘發冠狀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所以要適量地因應本身的需要而吃入脂肪,即不應太多也不應太少。

蛋白質

    蛋白質的主要功能是構成身體的組織、器官和負責修補組織的創傷,供給身體熱量的消耗只佔10%左右。它也能轉化成脂肪貯存於體內的,不過,蛋白質對身體的肥胖不是一個主要成因。故此,想要減肥的人,不要見到肉就害怕。吃點瘦肉是不會令您的體重明顯增加的。如果完全不吃肉的話,恐怕因嚴重缺乏蛋白質會引致水腫的不良後果。


熱量消耗過少

    肥胖的人食量不一定比體重正常的人多,可是肥胖的人大多是活動量較少的。肥胖的人雖然吃得不太多,然而,活動太少,熱量消耗少,過多的熱量就會轉化成脂肪貯存起人造成體重過重。
   相反,多活動的人,像運動員、農民、搬運工人,他們雖然吃得很多,由於他們的體力消耗非常大,熱量隨著活動消耗,當然沒有過多的熱量可以轉化成脂肪了。所以,儘管他們吃得多,也不會變成胖子。
    年紀漸增,活動相應減少,新陳代謝也減慢了,如果食量沒有相應減少的話,攝入的熱量多於消耗,慢慢就會形成脂肪。這就是中年發福的原因了。坐月子的婦女,坐辦公室的人士,活動量少,如果多吃少動的話,發胖是無可避免的。為了保持體型的美觀,多做一些運動吧


飲食習慣

    我們吃東西與停止吃東西,是靠飢餓感來調節的,肚子餓了,我們就想吃東西,吃了東西,就會感到飽。這時,就會感到滿足,不想再吃了。

    可是,有些人特別饞嘴,見到美食當對會忍耐不住,雖不感到肚餓也會大吃一頓來滿足自己的慾望。近年來,卻有些人這麼說:「我感到納悶,情緒低落,所以不停地吃東西來發洩情緒。」這點我有點不解,不開心怎麼可以還吃得香?所謂吃不知味。我個人有這種經驗啊。可是,這是個事實,而且越來越多的人竟然是以吃東西作為抗議和作為情緒發洩的

    肥胖另一個原因,喜歡吃甜品、油膩食物、零食,喜歡吃精細食物、不願吃粗纖維食物的人,發胖的機會都會較高。進食的次數少,而在一次過大量進食的人是較容易肥胖的。進餐次數少還容易增加脂肪的沉積,升高膽固醇和耐糖量降低。有沒有留意過,肥胖的人多是吃得很快的,進食快唾液分泌也多;進食慢,唾液分泌就少,這就有利減肥。


每多攝取7700Kcal的熱量,體內就可以多轉化成1公斤的脂肪儲存在脂肪細胞中。


脂肪細胞

    每個成人體內,大約含有300億個白色脂肪,功能是將能量以脂肪細胞的形式儲存起來。每個脂肪細胞中,都含有三酸甘油脂,俗稱脂肪球。脂肪球量變大,脂肪細胞體積就擴增,造成肥胖;反之燃燒三酸甘油脂,細胞萎縮身材就瘦下來了。

    在正常情形下,脂肪細胞數目到了青春期後就不再增加。 肥胖是脂肪細胞數目過多或過大所致,故成年以前應盡量避免發胖,才能把脂肪細胞數目維持於最適當量;成年以後才發胖的人,一般只是脂肪細胞因儲藏多餘脂肪而變大所造成,故減肥並不難!

    身體脂肪的分佈,取決於遺傳及荷爾蒙等因應的影響,例如女性的皮下脂肪多積聚於小腹,臀部及大腿,而男性則囤積於上腹及腰部。減重只是把脂肪細胞變小,不會把脂肪細胞變不見


簡單的說肥胖就是能量攝取與能量消耗失去平衡的結果。

    用錯的方式減肥並不一定能減掉體脂肪,像節食的減重方式會使水分流失,肌肉和脂肪一起衰減。但是雖然瘦了,並沒有能減肥,因為一旦回到原來的生活,體重一恢復,脂肪會比肌肉更容易增加

    為什麼?人們節食瘦下來的體重其中75%是脂肪,但是胖回去時100%是脂肪。減肥→恢復→減肥→恢復,這種體重持續增減的狀態,稱為「溜溜球現象」。

    這種現象往往會讓身體的肌肉減少,相對地脂肪的比例就會增加,漸漸變成不易瘦下來的體質。這就是大家必須注意體脂肪的原因。最近在醫學上測量肥胖不再只用體重,而是用脂肪佔體重的比例,一般的標準是用男性體脂肪率25%,女性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uchi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